鍛造銅常見的缺陷及處理方法
- 2019-04-30-
工業純銅的強度不高,為了能提高銅的強度,並增加特殊的性能,在銅裏添加人適量的合金元素,可以得到銅合金。銅合金具備較高的強度、韌性、耐磨性以及良好的導電、導熱性能,尤其是在空氣中耐腐蝕。
但是在銅合金鍛造過程中經常會造成缺陷,該如何處理呢?
1.過熱、過燒
為防止過熱、過燒,應嚴格把控加熱溫度和時間。在油爐和煤爐中加熱時,更應準確操控爐溫以保證加熱質量。為防止火焰直接噴射到坯料上引起局部過燒,可以在坯料上麵覆蓋一層薄鐵皮。
2.鍛造裂紋
要操控鍛造溫度不可以過高或過低,並且要避開中溫脆性區。自由鍛操作時,要勤
翻輕擊,防止在同一方向持續重擊。
3.切邊撕裂
當鍛件冷卻後再切邊時,就可防止這種缺陷。
4.折疊
鍛造銅合金時,工具和模具轉角處的圓角半徑要大一些,並且要注意潤滑;針對一些高度與直徑比例不大的管接,適合采用在漏盤中擠壓成型;對比較容易造成折疊的銅合金鍛件,要考慮到日後的清理,在確定加工餘量和計算用料時,應該比碳鋼取得大些。
5.晶粒粗大
鍛造時每一次變形程度應大於10%~15%;為保證適宜的終鍛溫度,應依據成形方式和變形量大小選擇合適的始鍛溫度。(α+β)黃銅和青銅的加熱溫度應稍低於α+β→β的轉變溫度。
6.應力腐蝕開裂
鍛造時,應使鍛件上各處的變形量和變形溫度相對比較均勻。銅合金鍛造後,要及時在260~300℃範圍內進行消除應力退火。
7.氫氣病
加熱銅合金時,爐子氣氛應該是中性的。
上一條: 人物石雕的雕刻工序
下一條: 無